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标准工时讲义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15-03-16

工作時間管理的困擾:

在我們的生產過程中由於設計制造方法不當,以及管理上的各種漏洞,所花費的非生產性時間與具體完成產品的作業內容所花的時間相比其數值是相當大的。

這就使企業的人工成本增高,降低了企業的竟爭力。

產品製造時間构成:

1--指完全依照設計資料,以制造方法所能制出該產品所需的小時間值。

2--因產品設計缺陷而發生的無效時間。

3--因產品生產過程中設計及操作方法不當所發生的無效時間。

4--因產品生產過程中管理原因而發生的無效時間。

标准工时:

標準工時,是指在一定標準條件下,以一定的作業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訓練的作業員[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項作業所需的時間。

一定標準條件----(通過方法研究後確定的)環境、設備、夾治具、材料…

一定的作業的方法----加工方式、操作次序、操作動作、操作布置、姿態…

.

合格且受有良好訓練的作業員----操作者必須是一個合格的工人,而且該作業必須適合他做;操作者對該項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須受過完全的訓練。

正常的速度----操作者工作時生理狀況正常,不能過度緊張,也不能故意延誤。

標準工時之應用:

1. 效率管理

效率是對標準時間達成程度的指數,標準時間決 定之後,管理人員必須度倒作業者在標準時間內完成作業。

2 .設備能力

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必須依據標準時間作計算分析,以作為設備購置之依據,及採取適當之應變措施。

3. 設備計畫

透過標準工時及設備的產能,將整廠的設備作的安排。

4. 人員及負荷計算

生產計畫擬定後,可依據標準時間計算所需之人工小時及所需人員,而且前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期負荷的情況都需依據標準時間來計算。

5. 標準產能計算的依據

依照各產品的標準工時,將每天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各產品的標準產能。

6. 生產計畫進度安排

依照標準工時來安排各產品的生產進度。

7. 日程管理

製造部門依據標準時間計算出應生產的產品數量,安排人員設備的配置、日程計畫、生產管制等工作,以達成要求的數量。

8. 人機配合的計算

依據標準時間,方可適當安排人員及機器的配置,以減少人力的浪費。

9. 生產線平衡的計算

生產線上各工作站若配置不當,會造成瓶頸及過多閒置時間而造成浪費,需賴標準時間適當地安排工作。

10. 人員計畫

將標準工時所計算出的產能來安排工作人員,在將全廠的人員來排定計畫。

11. 工作方法的改善

將各單元的標準時間予以計算出來,作為改善的參考依據,同時可作為改善前後的比較。

12. 作業指導訓練的標準

在現場生產單位的作業指導訓練中,標準工時是其各作業單元效率的依據。

13. 工作績效評估及獎金計算

實施獎工制度必須籍由標準時間來衡量工作績效,才能公平合理計算獎金。

14. 新產品的開發

新產品的開發,可依據舊有產品單元標準時間來預估所需要的成本。

15. 人工成本計算

標準時間為直接人工成本計算的基本數據。

16. 外包價格的決定

依據標準時間所計算的人工成本,加上材料成本及製造費用,作為外包成本的決定因素。

17. 訂定產品價格的參考

標準工時可將產品一部份的成本計算出來,再加上其他因素,可作為產品價格的參考。

標準工時的制定方法:

1. 經驗判斷法:憑生產實踐經驗估算出工時消耗而制定定額的方法。

2. 歷史記錄法:根據過去生產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資料,來推斷同等內容工作的時間標準。

3. 作業測定法:直接或間接觀測工作者的操作和記錄工時,並加上評比和寬放,利用事先分析好的時間標準加以合成而得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