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论高职服装工艺教学课程的现状及其对策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16-10-28

  1.高职服装工艺教学课程的重要性


  服装工艺课程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技能课之一,它是研究服装与人体各部位相互关系,以及装饰和功能性设计的规律和方法的课程。服装工艺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装设计的延伸与发展。任何一种款式的服装造型都必须通过服装工艺,将确定的立体形态的服装造型和细部造型分解成平面的衣片,揭示服装细部形态和数量的吻合关系、整体与细部的组合关系,修正造型设计图中不可分解的部分,改正费工费料的不合理的结构关系,从而使服装造型合理完美。由此可见服装工艺课程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服装工艺分析


  服装工艺课程是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装工艺是艺术和科技的相互融合,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更需要强调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实用性的统一。通过服装纸样设计与缝制工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深入地体会人体形态与服装造型设计间的关系,培养以立体的、三维空间的、人着衣后的状态来进行设计的思维方式,实现状态美。


  2.高职服装工艺教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从生源情况看,有普高生、中职生。普高生是完全没有服装基础的,中职生中除在中学阶段学服装专业的,其余也没有服装基础。从教学情况看,由于生源不同,学生的工艺基础参差不齐,普高生在零水平线上,中职生中有工艺基础较扎实的,也有很不扎实的。这种情况给服装工艺教学和学生工艺能力增加了难度。


  2.1中职生源学生工艺基础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对学生的中学阶段工艺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地区之间中等服装教育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服装学校在硬件、软件上差距较大,条件好的学校有服装专业教师、工艺设备甚至不亚于一些高校,而经济条件差的学校,缺少专业教师,甚至没有工业缝纫机,有的学生入学后不会用电动缝纫机。目前高职生源来自全省各地,学生工艺基础差距较大,有的学生工艺基础相当扎实,而有的是连一条直线都不能车直,这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2.2课程开设时间不当。


  服装工艺课的开设时间宜早不宜迟。以往艺术院校的教学是两年基础课,两年专业课,服装工艺课及服装设计课都是在三年级以后进行的。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一些缺少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的同学来讲是十分不利的。任何一种知识,从接受到理解、到掌握,都要经过 知识的消化理解过程。所以,三年级以后才开设服装工艺课,是极不妥当的。


  2.3教学方式不当。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被动、无生气,认为学习是一种强制性的任务。被动学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欲望。


  2.4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工艺教学内容上没有衔接好。


  中职学生通过中学阶段三年学习,应当掌握一些服装基本款式的制作工艺,应当具有扎实的缝纫工艺基础。高职的服装工艺课不应该是中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但实际情况是:许多高职学校考虑学生基础不同,往往从头开始、从基本的教起,这样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感到吃不饱,没有新鲜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服装结构课上。


  2.5工艺教学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当前,高职服装工艺的教学普遍和工业化生产脱节,学生只会单裁单做,不能马上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这也和教师缺少工厂实践有关。同时,工艺教学内容陈旧,缺少新工艺新方法,在学生工艺设计能力的培养上比较欠缺。


  3.改进当前高职服装工艺教学课程的新方案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需要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认识它的重要性。其次要让学生懂得从中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比如说在讲裙装工艺时,可展示以往学生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裙装穿着效果照片,现今在她们中间流行的容易制作、漂亮的各种裙装效果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做斜裙、一步裙、喇叭裙等;教师指导制作要点和制作时的注意事项,并举行成衣作品展览,且鼓励他们为自己或是为家人朋友定做,从中获得一定的优越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可提高本课程的讲授效率与质量。讲授工艺操作时,使用实物投影仪可让学生对每一道工序都有更直观、更清楚的了解,并针对性地开发多媒体教学录像,改变教学手段单一的表现形式;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节奏快、信息传输量大的特点,可增大学生的学习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相关课程相结合,紧扣工业生产组织教学。


  服装工艺教学提倡和相关课程结合起来,比如: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材料等相关课程相结合,开设综合实训课程,有利于知识体系连贯和渗透。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将设计课的作品利用结构课知识打制样板,在工艺课设计出完整合理的工艺方案,并终制作出成品。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设计可行性,是对各门课学习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


  以往工艺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一种工业生产的观念,只管单件制作,缺少“工业概念”。而我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服装企业培养技术管理人才,要使学生和工厂“零距离”,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尽可能按工业生产的要求来规范学生,通过三年的训练,养成一种比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土裁缝”的做法,要纠正过来,必须从 次作业就开始从严要求。


  总之,服装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摆脱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与形式,课程要在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工艺设计中寻求教学的融合点和突破点,服装工艺设计教学要从单纯的工艺缝制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设计领域。学生在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实用的教学方法下,通过大量的实操,会收到更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