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教学环境建设对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16-11-01

  大学教学环境一般指学生进行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场所,教学环境主要包括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方面是大学的师资力量、学习氛围、文化底蕴等,硬件方面是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等。教学软硬件环境之间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共同为培养时代和社会所需求的大学生在思想、文化、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等方面服务。服装工艺分析


  一、教学环境建设的改善与普遍认同感的提升


  对比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专业近十几年的发展来看,从1999年普通高校扩招以来,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专业在社会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拉动下被推动着向前发展。目前,大学招生面临紧缩,服装专业办学所隐含薄弱的环节,如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对口的问题、人才培养专业素质问题等逐渐反映出来。怎样及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服装专业办出特色,走出不利因素的笼罩是美术学院对各专业办学的总体思路,也是服装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想法。


  服装专业建立初期,服装画作为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在服装画的创作中,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学生缺乏展示自己4年所学专业的机会。后来采用以服装专业设计动态展为毕业创作形式,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按计划分步骤完成系列服装设计,从设计思路、材料选择、加工制作等全方位得到训练和提高。学院定期举办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专业作品展,进行专业工作室建设,改善服装专业办公室、教室、实验室专业环境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设计的气息,激发他们产生兴趣与确立新的学习目标。


  二、服装工艺基础课教学效果及教学环境的建设


  教学环境在影响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素——教师与学生,也在通过自己的积极能动作用,不断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因素积极创造与改进教学环境,使其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需要。


  (一)服装工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讲授与不同教学环境影响下的效果比较


  服装工艺基础课是服装专业学生进行独立设计与创作基础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在工艺课教学中,教师仅通过讲授、演示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与实践训练,学生按照课程要求训练,完成作业。但为什么做这些训练,完成课堂作业对以后学习有什么作用?学生没有明确概念,只是文字形式、概念上的理解,没有深入地感知概念;注重环境的教育熏陶作用,如在课堂上摆放工艺作品、图片,教室角落利用人台、衣架杆对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基础工艺课相关的内容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与疑问,为什么这样做?自己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对比自己的作业,还有哪些差距与不足?这种环境隐含影响效果对专业学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服装工艺基础课教学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


  教师要形成思想统一、严谨治学的教学共识,跟上学院发展的步伐,为打造品牌专业,树立名师、名校的教学氛围不断努力。


  加强服装专业工艺实训教室的建设。学校工艺实践实训教室相对于企业生产是一种模拟练习,设备不全,与实际生产方式有很大距离。服装专业的工艺实训教室只配备基本的工业平缝机,熨烫工艺跟不上生产企业的步伐。一批特种机存放在专业教室里,学生根本看不到。根据工艺课教学的现有情况,应大力加强工艺实训教室建设和设备投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内部实践环境,使学生的校内实践规范、完整。


  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加强辅助教学方式的运用。在工艺专业理论讲授的过程中结合精心准备的范画与放映幻灯片辅助说明工艺过程与要点环节、效果、作品终完成形式等,这些辅助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语言讲授更直观、易懂。


  为了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氛围,服装学部建立教师专业课程结束作业观摩与讲评的工作模式,以达到专业课程教学与研究氛围的有始有终。在进行工艺基础课结课讲评时,由专业教师对授课内容、过程、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做出总评,学生代表发言,讲述在专业学习中的体会、遇到的问题与提高过程,之后所有专业教师观看学生作业,交流授课经验。


  (三)服装工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思路与所遵循的方法


  围绕服装工艺课堂教学的环境建设所选择的服饰品要表现出面料美、结构美与工艺美。不同时期的大众服饰审美都表现出一定倾向,这种倾向由多方面因素形成。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工艺作品(环境布置)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同的,同一年级由于个体兴趣与能力的原因,在服饰制作的工艺性与设计创作能力方面也有差别。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差异,选择与学生接受力接近但又有难度的服饰作品,或范例装饰教室,或教学空间,对于教室的环境布置,选择的作品要与课程内容相统一。如为配合工艺基础课的教学,教室空间一角可在人模身上换上时尚的西服与西裤等。


  三、服装工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


  教学环境建设要与工艺课程实践环节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和终归宿。教学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诱发出来,把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国外比较成熟的服装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多从艺术、技术、市场、人文等多方面展开,并不偏废一方,但各有侧重。从这里能看出确定某种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相关培养模式的建立,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视觉、听觉全方位地影响与熏陶来培育服装专业人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效的是来自教学环境建设,学生每天有更多时间在校园、教室、实训教室度过,符合专业要求的、表现时尚审美特征的专业环境建设对学生专业学习、实践探索将起到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