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工艺制作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典型性任务,反映该职业典型工作内容方式。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在反映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的同时,也描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中的 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在“实践专家访谈会”的基础上,在企业生产过程和学习者全面能力发展的大环境中对工作进行的整体化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手段。
如服装工艺制作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专业分析座谈会,得出有以下几种典型工种和任务。缝纫工:零部件正确缝制、制作完整的服装、服装专业设备的正确使用、服装工艺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生产。烫衣工:零部件粘衬、中间工序整烫、推拔工艺正确操作和熨斗安全使用。组长:流水工艺编排、流水工艺的正确方法、工艺示范、工序调整与安排。厂长助理:工艺分析、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制定、工时测算和工序编排。服装工艺分析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项目设计思路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基本思路是:由该专业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确定相关的“学习领域”,再具体化“学习情境”。具体内容有: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整体结构、每 学习领域的具体结构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安排。更明确的来说就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中职服装专业学习领域在教学内容上,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的成长规律,按照以下一些设计思路来安排。
1.循序渐进
服装行业典型岗位职业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来组织和安排,学习项目之间是平行或递进的关系。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其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的质量发生变化,不是空间的物理位移而是融合。
如, 学期,入门基础项目有基础手工工艺;第二学期,入门特色项目有小工艺制作;第三学期,主导项目有关键部位制作;第四学期,主导特色项目有成衣工艺;第五、六学期,自主综合项目有综合实训工艺。
2.需求导向
每个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符合区域服装行业发展需要和服装专业特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之间的“服务”与“依靠”关系。对区域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划、劳动组织形式、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和当地劳动力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决定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
例如:《服装生产实务》项目的设计中,根据课程目标——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服装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会分析服装产品的各项生产要求,掌握裁剪、缝制、整理等各项工程的技术管理知识,并能对服装订单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会认识产品工艺与质量要求;会编写各类生产工艺单、原辅材料采购单;会制定生产方案;会编写和统计生产的日/月报表;会进行样衣的确认;能进行服装订单的跟踪控制和成品服装的查验;能分析处理成品质量问题,并会写产品质检报告单。项目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由行业专家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按服装订单生产的流程和要求,以服装企业实务操作为引领,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依据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适当加以拓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服装订单从生产准备、裁剪、缝制、整理各部门的技术管理知识,能够对服装订单的质量与交货期进行全面地跟踪控制。
3.范例典型
项目是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尽可能的贴近生产实际,并且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做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范例的教学特点;同时这些学习项目在活动中获得的技能和能力,可以迁移到工作中去,也就是说这些典型的范例可以培养学生可迁移性技能:交流和表达技能、团队工作与人际能力、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同类型项目的制作。
如服装工艺课程第三个学习领域:关键部位工艺,设计的6个学习项目都是服装制作过程中典型的零部件制作,可以培养学生服装制作方面可迁移性技能。关键部位的学习项目一共有七项。
学习项目一:贴袋制作。可以迁移的同类型项目制作有:尖角贴袋缝制工艺、有袋盖圆角贴袋缝制工艺、活络贴袋缝制工艺、4立体袋缝制工艺。
学习项目二:插袋制作。可以迁移的同类型项目制作有:直插袋缝制工艺、斜插袋缝制工艺、有装饰条插袋缝制工艺、嵌线贴袋缝制工艺。
学习项目三:开袋制作。可以迁移的同类型项目制作有:开钮眼、双嵌线开袋缝制工艺、单嵌线开袋缝制工艺、有袋盖开袋缝制工艺、有拉链开袋缝制工艺。
学习项目四:袖开衩、袖克夫制作。可以迁移的同类型项目制作有:直条式袖开衩缝制工艺、宝剑头袖开衩缝制工艺、假袖衩缝制工艺、真袖衩缝制工艺。
学习项目五:拉链制作。可以迁移的同类型项目制作有:隐形拉链安装工艺、裙拉链安装工艺、裤子拉链安装工艺。
学习项目六:领子制作。可以迁移的同类型项目制作有:无领缝制工艺、翻领缝制工艺、荡领缝制工艺、立领缝制工艺、驳领缝制工艺。
学习项目七:暗门襟制作。可以迁移的同类型项目制作有:连挂面暗门襟缝制工艺和装挂面暗门襟缝制工艺。
4.趣味灵活
兴趣是学生入门老师,趣味性的项目是吸引学生手段。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不断地重复练习中会失去耐心,所以中职学生需要趣味性的任务来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在设计项目时,充分考虑到项目的趣味性和灵活性。灵活性还体现在项目适合差异性的教学上。这些趣味灵活的项目难易程度适度,不会过于难而阻碍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展,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导致学生厌学。因为项目的独立完整,也不会过于容易,让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感觉无事可做。
如服装工艺的“基础小工艺制作”,在传统教学中就是“零部件制作”,让学生不断地重复踏鞋垫、做领子,学生表示说,这样的教学就是把他们当成了重复的机器,没有任何的创造和乐趣。将服装工艺原有知识体系解体后,重构成为新的项目,在学生 、二学期培养学生基本功阶段,设计了一些适度性、可迁移性、趣味性的基础小工艺制作,如:鞋垫制作、杯垫制作、手套制作、围巾制作、靠垫制作、帽子制作、布包制作。这些项目能充分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也遵循了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每个项目都有轮廓清晰地学习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提供的便利。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项目内容与描述
1.服装工艺制作学习项目与子学习项目
在服装工艺制作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学习项目设计的思路,学习项目与子学习项目内容设计如下:
基础手工工艺:时间在 学期,子项目有:手工针法、编结、十字绣、珠绣、面料改造、褶饰、花饰。设计缘由:难度低、初级基本功、过程完整精练、完成效果明显。
基础小工艺制作:时间在 、二学期,子项目有:鞋垫、杯垫、手套、围巾、靠垫、帽子和布包制作。设计缘由:难度不高、过程明确、工序清晰、技能典型。
关键部位工艺:时间在第三学期,子项目有:贴袋、插袋、开袋、袖开衩、袖克夫、拉链、领子和暗门襟制作。设计缘由:难度一般、工作过程复杂、工作方法明晰。
成衣工艺:时间在第四、五学期,子项目有:裙子、裤子、女衬衫、男衬衫、马甲和外套制作。设计缘由:难度较大、工作过程复杂、技术需探索。
综合工艺实训:时间在第五、六学期,子项目有:舞台服装、主题服装、时尚服装和外贸服装制作。设计缘由:项目统筹、目标笼统、工作复合,技术边缘性。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2.服装工艺学习项目的描述
学习项目的描述包括:学习项目的名称、学时、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和教师所需执教能力。以《裙子工艺学习项目》为例,描述如下。
学习项目:裙子工艺;时间:第四学期;参考学时:30学时。
学习目标:能够掌握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能够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够进行交流,并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职业道德;裙子各个部件的缝制工艺知识;各类裙子的缝制、熨烫、后整理等工艺方法;款式、面料等变化情况下地不同工艺处理方法。
主要学习内容与要求:西服裙、褶裥裙、一步裙、牛仔裙的缝制、熨烫、后整理;能达到服装设计与定制工中级水平的相应要求。
学习方法:讨论、练习、小组合作、媒体介绍的个性工作、现场、设备操作演练、模拟训练、任务式学习方法。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实训条件:需要46台高速平缝机;2台拷边机;15台熨烫台板;15只电熨斗。
学生需要的技能:基础缝制技能、熨烫技能、小组合作能力、裙子制作步骤的编制、裙子质量分析、缝纫机安全生产知识、服装初级证书等。
教师需要的技能:高级服装缝纫工技术等级证书、本科学历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项目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实践经历、缝纫机熟练操作技能、熨烫工具熟练操作技能,课堂组织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示范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项目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载体,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设计后的结果。学习项目的设计,是 极富创造性的过程。其效果与教师的综合专业素质、对该行业生产过程熟练掌握程度、所在学校的硬件设备条件、学生的基础与能力、项目本身的科学性等等都有紧密的关系。同一样的工作能力,可以是同 典型工作任务,但是可能通过不同的学习项目来实现。由此,可以这样说,学习项目的设计能力,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专业素质的真实体现;学习项目的质量,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质量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