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系统
工时就是指员工在公司上班的工作单位小时数,从不同角度可以有 项目性工时,非项目性工时,请假工时。
工时概念
1.按员工工时组成分类
1. 正常工时(如:一周五天,每天8小时)
2. 加班工时 (工作日加班、周末加班、节假日加班)
工时系统编辑
又名:时间表系统,电子工时系统。英文译作:timesheet,etimesheet。
主要用途
记录、统计和分析员工在项目及非项目上的各项工作任务内容和所花费的时间, 用以采集项目标准工时,考核员工绩效,核算项目人工成本。
可以由此降低项目人工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范围的应用现状
员工填写和上报工时在国外应用极为广泛。
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全都要求员工记录和填写工时信息,
据统计称,在国外企业中(如:咨询类、创意设计类、软件及产品研发类、事务所类等),工时表应用率高达 90% 以上。
从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而在企业中,当前工时表概念比较容易接受的公司都具有以下几点特质:
1. 国外公司在中国区的分公司或代表处;
2. 公司的老板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的背景;
3. 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公司老板。
工时收集和审核方式
1. 传统的纸质工时单;
2. 通过 Excel 表格代替纸质填写;
3. 应用软件,在线填写、审核和统计分析工时信息。
工时系统必备的功能与特性
1. 完全基于浏览器(网络版软件),即使用者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和插件(主要考虑到用户桌面环境很复杂,容易给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
2. 必须支持多浏览器,由于当前Firefox 等浏览器份额的日趋加大,将来不会是 IE 一家独步天下。 如:广告设计类公司,设计师使用的是苹果机(Mac OS)
3. 软件界面尽量美观,呆板而枯燥的商业软件设计界面将被完全充斥出市场;
4.功能操作需简单且友好,工时系统需要大部分员工参与,操作是否简易和友好,决定大家是否有抵触情绪。良好的用户体验,更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工时管理概述
工时管理主要是员工个人工作统计管理功能,生产管理人员可以详细地、逐项活动地查看生产和即时劳动力数据,特别是活动级劳动力信息,辅助生产管理人员利用从车间获得的效率数据,实时监控生产流程,并在提高生产率,控制劳动力成本方面制订科学的企业决策。
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一定标准条件----(通过方法研究后确定的)环境、设备、夹治具、材料…
·一定的作业的方法----加工方式、操作次序、操作动作、操作布置、姿态….
·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操作者必须是 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须适合他做;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过完全的训练。
·正常的速度----操作者工作时生理状况正常,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故意延误。
标准工时之应用
1.效率管理
效率是对标准时间达成程度的指数,标准时间决定之后,管理人员必须在标准时间内完成作业。
2.设备能力
机器设备具有多少能力,必须依据标准时间作计算分析,以作为设备购置之依据,及采取适当之应变措施。
3.设备计划
透过标准工时及设备的产能,将整厂的设备作佳的安排。
4.人员及负荷计算
生产计划拟定后,可依据标准时间计算所需之人工小时及所需人员,而且前机器设备具有多少能力,期负荷的情况都需依据标准时间来计算。
5.标准产能计算的依据
依照各产品的标准工时,将每天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各产品的标准产能。
6.生产计划进度安排
依照标准工时来安排各产品的生产进度。
7.日程管理
制造部门依据标准时间计算出应生产的产品数量,安排人员设备的配置、日程计划、生产管制等工作,以达成要求的数量。
8.人机配合的计算
依据标准时间,方可适当安排人员及机器的配置,以减少人力的浪费。
9.生产线平衡的计算
生产在线各工作站若配置不当,会造成瓶颈及过多空闲时间而造成浪费,需在标准时间适当地安排工作。
10.人员计划
将标准工时所计算出的产能来安排工作人员,在将全厂的人员来排定计划。
11.工作方法的改善
将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予以计算出来,作为改善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作为改善前后的比较。
12.作业指导训练的标准
在现场生产单位的作业指导训练中,标准工时是其各作业单元效率的依据。
13.工作绩效评估及奖金计算
实施奖工制度必须藉由标准时间来衡量工作绩效,才能公平合理计算奖金。
14.新产品的开发
新产品的开发,可依据旧有产品单元标准时间来预估所需要的成本。
15.人工成本计算
标准时间为直接人工成本计算的基本数据。
16.订定产品价格的参考
标准工时可将产品一部份的成本计算出来,再加上其他因素,可作为产品价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