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晓道专刊 | 服装产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困境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22-04-22


文章来源:晓道

讲述产业先驱的《生存》,《发展》《引领》之道

时尚产业未来的《发展》之道


文章作者:任丽惠

主要从事服装工程、服装现场管理研究。

多次前往雅戈  尔、劲霸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

发表论文《“单件流”在  服装生产企业的应用》、

《Study  on  Standard  Time  of    Garment  Sewing  Based  on  GSD》

等论文十余篇。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推  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纺织服装产业是广东省重要的民生产业,但近年来劳动力  成本不断上升,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抢占制造业高端  市场份额,同时美国主导的TPP  协定使大量纺织业订单转  移至东南亚国家,我国面临“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以智  能化对冲成本,同时提高服装个性化服务,是纺织服装企  业的必由之路。

国际上关于智能制造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  国在1988年首次提出“智能制造”。2010  年,我国首次将  “智能制造及装备”列为高端制造装备中的重点发展领域,  以及“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和支持  的重点领域。目前,纺织企业智能化程度要明显高于服装  企业,但高利润的终端产品摆脱困境才是真正解决行业问题的办法。因而服装企业智能化已势在必行,如何正确改进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批先进服装企业,如雅戈尔、如意等,已通过  CAD/CAM    集成、MES制造执行系统和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等,基本实  现了流程自动化。山东酷特集团,车间实行“去管理化”,整  个车间没有组长、车间主管等管理人员,产品以高端、私人  定制为主。


广东服装企业众多,发展能力和水平差别巨大,以溢达、申  洲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企业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在精益管  理、智能制造方向的探索,都已经达到全球一流水平,但数  量占据90%的服装中小企业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一  方面缺乏足够资金、技术,无法应对高成本的全智能化转  型;另一方面,缺少数据基础、专业人才,在软件对接、设备  运维上存在障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服装企业抱怨  自动化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实际是服务商对企业需求不能  理解,设备没有充分发挥真正效用。


近几年来,关于服装智能制造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但多  数是以院校团队、服装企业、软件公司或设备公司这几类  为主体,在各自专业领域各有侧重。

院校团队中,如耿兆丰、刘晓刚团队围绕服装款式设计系  统、服装设计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等展开研究,并提出基  于款式原型与款式要素参数化的,具备  2D样板知识库与  3D智能转换的  Agent  结构智能设计系统。朱伟明团队提出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支撑下,基于纸样生成技  术、三维测量技术、智能化柔性生产技术的西服和牛仔裤  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运营模式及平台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