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标准工时系统的建立?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15-03-14

标准工时是指从事某项作业的参考工时或工时定额。标准工时一般应在同等条件下(同样的机器设备、工作环境、员工技能等)进行多次测量后制定,但也可根据理论计算确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工厂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它是建立企业标准成本的基础,是数据化管理的基础参数,也是衡量企业效率的重要基础参数。建立标准工时系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谈到标准工时,许多企业老板和主管马上会联想到每日的生产指标,并且希望生产指标越来越高;而生产工人却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从而一般的IE很难得到准确的标准工时。我见过一些工厂,虽然已建立了标准工时,但生产效率却总在左右,其结果是标准工时形同虚设,无法建立标准成本系统,每当客户需要新产品报价时,总觉得很困难。 其实,标准工时是工作研究的一部分,是时间研究的结果。时间研究有两种常用方法,秒表测量法和方法时间测量法(MTM)。我们常用的方法是秒表测量法。

时间研究的步骤如下:

  • 数据分析计算.建立暂行标准时间
  • 用暂行标准时间进行效率分析
  • 调整并确定标准时间

标准工时分为两种,人工作业标准工时和机器作业工时。这里讨论人工作业标准工时为主。

标准工时必须建立在合理而良好的被公认的标准工作方法之上,所选择的作业员应该是合格的,即具有足够的经验,能熟练地进行作业,而且精神体力状态良好。选择好作业员后,测试人员必须对被测作业员的操作进行观察,判断其是否在正常速度下操作,所以正常工时为:

正常工时=测得工时X速度评比率

操作单元的正确划分是秒表测试法成败的关键,所以测试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作业流程,这样才能分割出合理的工作站,确定操作单元。分割操作站的原则如下:

1.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点。

2.工时太短的的单元不宜再分割。如在电子线路板组装流水线上 工作站的操作工时一般在~分钟为宜。

3.必须区分手工操作单元和机器自动作业单元。这主要是考虑速度评比的影响。 

4.必须区分机器上的手动操作和机器外的手动操作,这主要考虑人工操作和机器作业重合的因素。

规则作业单元和不规则作业单元要分开,这关系到宽放率大小的取舍。

   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关系式如下所示: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宽放率) 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公式(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

宽放率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 生理宽放
  • 疲劳宽放
  • 管理宽放
  • 特殊宽放

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

每一单元的测试数据的收集量至少应在3个以上。收集到数据后,首先要剔除不良或异常数据,然后才能进行计算,在工厂里一般用算术平均值即可,以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该方法简单实用。

标准工时 被确定后,应在实际运用中验证和调整。我的验证方法是用计算生产效率来对比实际状况。这个方法的运用需要IE具有足够的经验去判断差异。如果发现标准工时与实际有出入,IE应重新进行工时测定,从而确定正确的标准工时。该验证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