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各环节都不能缺少人文精神、设计理念的培养。在理论指导下的工艺技术的学习与训练,能实现设计意图的准确表达和反作用于创作思维的拓展。以往的工艺教学停留在“重操作,轻创造”,大家只要照着教师的工序把衣服拼起来就完成了。面对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工序、手法、操作机器等都在变革,这需要极富创造理念的头脑来实现工艺的设计。服装制作的整个环节,应是对设计作品更丰富的表达,是一种创意活动。如何教学,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不是与发展脱节的加工工人,而是有创意的服装高级人才呢?服装工艺分析
一、要注意创新思维的导入
首先应介绍与这一阶段内容相关的服装工艺技术的历史变革,教师要广泛涉猎书海,通过了解外的相关资料,及时考察服装大型企业等一系列办法来获取信息。服装工艺是 变革发展较快的领域,可以说它与时尚、科技同步。流行的变更,机器的更新,面、辅料的发展变化都会引起工艺技术的变革。教师应及时介绍表现此阶段服装的流行工艺手法,通过这样的演变对照,让学生对服装工艺技术有初步的了解,明白学好服装工艺必须拥有大量的信息和实践,需要有不断更新的创意思维,而把握和创造流行又需要有一定审美的人文精神。这是现在作为服装高级人才必须具备的工艺素养。
二、服装工艺创意思维的练习与实践
对于初学者,缝制成衣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可先运用服装局部进行练习实践。这时,我们可把学生相关课程所学知识运用起来,把他们平时做的局部设计拿来做出实物。例如做裤装,可先要求学生设计一些裤装口袋变化,有斜插袋、直插袋、贴袋、立体袋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操作 现在较常用的表现手法,指出手法和注意事项,并讲清楚为何这样操作,原理是什么。如斜插袋的制作,它的服用性是坐立行走不易拱起,伸插方便,是现在常见的一种袋样,介绍完再按工序操做完成,然后让学生熟悉这个操作过程。完成后,要启发他们思考完成其他一些个人创意的局部制作,教师只作阶段性的个别指导,比如月亮袋的制作就是和斜插袋制作手法较为接近的,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接受了服装由设计图稿到成品的经过,并能够考虑更多工艺上的创意。每到这个阶段,笔者常会感到学生更为活跃,兴趣倍增。这当然离不开课堂知识结构的丰富,离不开技术与设计理念、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工艺的研究与思考
一件服装的各局部练习完成后,教师可拟定 常见工艺流程,并分析此流程的安排思路,让学生领悟此流程的灵活可变性。在一定难度要求下,启发学生按自己设计的一件服装样式,完成整件缝制过程,并要求总结思路,根据年级的高低,分别要求拟定详细工艺样单和简易工艺样单。其中常见的缝制诀窍,教师可穿插分析讲解,特别要注意提示不同工艺手法带来的审美效果,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认识工艺效果带给服装的美感。这一过程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质疑、思索、求解的学习态度,加深其技术与设计理念、人文精神的融合。
四、观察工艺效果
经过整烫指导后的服装工艺缝制成品,还需要对服装板型的校验,即对服装所表达感觉是否到位的验证。这个过程需要让模特穿上成品,先由学生谈所要达到的效果和所用的工艺手法,然后教师再整体评价,谈优缺点并给出理由。要注意结合当时服装的流行趋势,引导学生通过工艺手法来表现流行,这样的服装才更有市场和价值。学生通过此阶段学会体验人着装的美感,学会发现和纠正服装弊病,学会理解效果图要如何通过工艺手法表现才可以体现出设计的佳效果。这个富含人文精神的审美过程,让学生的知识结构贯穿起来,学生对服装的理解将会形成 更完整的概念。
结语
在这样 充满挑战和技术变革的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服装工艺教师要有全面的、系统的知识,能够敏感地捕捉行业新事物、行业资讯,并有对生产一线充分了解的专业知识,这是成就服装工艺创新思维教学之路的必备条件。
#服装标准工时软件#GSD服装软件#服装工艺分析#GST服装生产软件#春晓GST#服装IE软件#标准工时核算#服装核价报价软件#服装工艺流程设计#服装IE数字化软件##服装报价软件#服装IE软件#GST分析员IE工程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