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抗击疫情|医用防护服需求激增!想要开办医用防护服厂需具体因素(上)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20-02-17

 连日来,湖北疫情严峻形势不减,对医用防护服的需求仍在激增。2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就重要医疗物资保障等相关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曹学军介绍,随着疫情的扩散,各地的医疗物资需求激增,从目前看,最紧缺的还是医用防护服。我们对医用防护服等重点医疗物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前期因在春节期间紧急复工复产难度较大,进口防护服和库存防护服在供应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对防护服的供应主要以国内生产为主。

    2月14日晚,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召开扩产转产医用防护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军出席会议并强调,组织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扩大供应、强化医疗物资保障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国工信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央地联动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特别是医用防护服保障工作,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认识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尽快部署安排本地企业扩产转产医用防护服;三是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切实为企业转产扩产创造良好条件;四是层层压实责任,抓紧组织做好各项工作。


医用防护服的基本知识: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指医疗急救、进入传染病区、电磁辐射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穿着的防护性服装。

医用防护服的主要作用: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医用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

医用防护服要求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为此,医用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cm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同时,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密封,无气泡,装有拉链的医用防护服拉链不能外露,拉头应能自锁。这些外观上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医用防护服的安全可靠性,防止小的缺陷对医护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目前,新闻报道中的医用防护服主要有:杜邦Tyvek?医用一次性防护服、3M?4565医用防护服、雷克兰?AMN428ETS医用防护服、MICROGARD?2000标准防护服、稳健?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飘安?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利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及红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

医用防护服材料的性能要求,包括防护性、服用性、安全卫生性。简单来说,医用防护服不仅要排湿透气、穿着自如,还要让医护人员免受诊疗过程中病毒、细菌等各种污染物的感染,抵挡住水液、酒精、血液侵入,而且要有效抗静电,甚至防止灰尘进入。

具体来说:
①  防护性要求具有液体阻隔功能,医用防护服关键部位(左右前襟、左右臂及背部位置)抗渗水性,耐静水压不低于1.67kPa;抗合成血液穿透性不低于2级,即合成血液以1.75kPa压强作用于医用防护服上5分钟后不得穿透;医用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不低于3级。此项技术指标是为了防止病人的血液,或手术时的消毒水、冲洗液等液体穿透过医用防护服,污染到医务工作者。
②  医用防护服要具有防微颗粒物穿透的性能,医用防护服关键部位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低于70%。此项技术指标是为了防止带病毒的微颗粒(比如吐沫等)入侵,此外,医用防护服的接缝处必须贴密封条,以遮挡衣服缝纫时留下的针孔。
③  医用防护服的服用性要求包括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拉伸试验时,断裂强力不低于45N,断裂伸长率不低于30%。此项技术指标是为了保证服装的物理性能,使其不容易破损。
④  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方面,医用防护服材料透湿量要求不小于2500g/m2·d。此项技术指标是为了保证穿着者出汗的热气及时排出。
⑤  医用防护服的安全卫生性要求自身无毒,无皮肤刺激性,抗霉菌滋生。

⑥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有一定的经济性方面要求,需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材料 :

医用防护服一般由以下材料构成:

主体材料:目前主流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主要原料为经过三防(防水、防血液、防油)和抗静电、抗菌整理的SMS无纺布。

目前,国内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分别为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纤维。其中聚丙烯所占比例最高,占62%。一般而言,用于生产无纺布的聚丙烯主要指的是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切片。据数据统计,2019年国内聚丙烯纤维料产量约170万吨左右,同比2018年增长7.5%。其中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95万吨,同比增长了15.8%。

无纺布生产工艺主要有纺粘法、水刺法、闪蒸法、SMS复合材料等。
纺粘法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