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晓道专刊 | 如何通过“合理化建议”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22-06-29
来源:晓道

作者:张买兵


实践证明,一项好的建议,一个好的创新点,或一个好的    改善点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非常有必要引导员工多提有价值的建议,并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方式持续推动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进而形成企业持续    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合理化建议”    了。    

合理化建议是生产现场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合理化建议制度又称为奖励建议制度、改善提案制度、创造性思考    制度,是一种规范化的企业内部沟通制度。企业发动和组    织全员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企业开展全员创新创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让企业内部员工发挥主人翁作用,鼓励广大员工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立足岗位推动企业发展振兴,下情上达,让员工能够与企业的管理    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企业内员工发现现行办事手续、工作流程、作业方法、生产工具、生产设备等,有改善的地方而提出建设性的改善    意见或构思,称为“提案”或    “建议”。公司选择优良且有效的改善提案加以实施推广,并给予提案者适当的奖励,这种系统性处理员工创新提案的方法,就是合理化建议制    度的具体体现。合理化建议制度存在着显著的优越性,它    是员工参与到公司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公司运用    集体智慧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合理化建议制度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合理化建议制度具有推行成本低而收效大的特点,愈发显示了其    在质量竞争、成本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中的优势。因而被称之为一条企业管理的“智慧航线”,是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效而低成本的举措。

古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公司不仅需要管理团队、更应发挥员工智慧来实现持    续的优化与改善。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为公司献计献策,使员工能参与到公    司的改善活动中来。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推动合理化建议    制度的实施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要做好现场管理工    作,就更应该将合理化建议活动突出重点。    

要做好现场管理的合理化建议活动,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为主体,围绕如何增强企业的总体要求来进行。要着眼于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立足岗位解决实际技术和操作难题,突出激发职工创造活力,从而推进企业和    职工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握以下几    个要点:    

1、科学性    
要注重把握合理化建议要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与提升    职工素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结合起来,与推进群众性    的技术攻关、革新、创造发明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结合起    来,与增强企业活力结合起来,与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先    进典型榜样、引领作用结合起来。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    要体现出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合力推进的态势,充分发    挥各部门在协同推进合理化建议工作中的作用。    

2、针对性    
要提高合理化建议活动的针对性。一要抓重点,即抓那些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力戒不痛不痒。二要抓难    点,即争议多、摩擦多、久拖未决的问题,力戒言之无物三要抓热点,即领导和员工普遍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力    戒无的放矢。要结合本部门、本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    

3、创新性    
这里说的创新性并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是提出能揭示    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维,    靠自己的洞察力和正确判断,站在宏观的高度分析微观    的情况,用长远的发展眼光去分析现实问题,不要使今天    的建议成为明天的“靶子”。    

4、可行性    
要加强合理化建议活动实施的组织、协调与督导,主管科    技的领导和一线技术骨干对合理化建议项目进行论证,    成立若干个由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人参加的“三结    合”,成立攻关组。各攻关组与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签订攻关实施合同书,并认真执行合同书的各项规定。攻关实施    结束后,由企业科技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和项目验收。    

除此之外,我们在现场管理工作中,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时,要避免出现投入浪费现象。提合理化建议要做到与时    俱进,要与当前的工艺环境条件、发展现状相适应,不能    闭门造车,把落后的建议再提出来“当宝贝”,不要把实践    证明是行不通的建议拿出来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要    把过于超前,当前条件不具备的建议来强行推动实施,从    而提高建议的适时性,提高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成功率和有效率。    

更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三个导向,即需    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针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    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企业节能降耗上的难题,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提高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实    施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要着力提高合理化建议的参与率、采纳率、实施率和    贡献率。合理化建议活动不能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和效    果,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    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为载体,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治    理和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等手段,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不断提高设备安全    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从而提高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实效性。    

要将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动起来,工厂企业高层就要积极    创造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组织和鼓励广大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引导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不能让其成为少数人的活动,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职    工积极参与。最重要的是必须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    不仅要看到局部,而且要看到整体,看到这一项工作与其    他工作的关联;不仅要看到现状,而且要了解过去,预测    未来;不仅要想到建议被采纳后带来的积极作用,也要预测到可能发生的消极影响。    

只有在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才会被决策    者采纳。合理化建议活动才能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常态化,提高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